内容详情
电子商务产业重点扶贫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1-04-26]
所谓电商产业扶贫,就是将电子商务与产业扶贫进行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一种“互联网﹢产业”的精准扶贫模式。这种模式既整合了电子商务与产业扶贫的各自优势,又弥补了彼此的短板,是一种可以复制的大面积推广的扶贫模式。目前该模式正受到政府、专家、学者、企业和媒体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不仅有关电商产业扶贫的各种信息和报道愈来愈多,而且以苏宁、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已开始介入电商产业扶贫,2015年国家扶贫办已将电商产业扶贫列入了“十大扶贫工程”。
  
但电商产业扶贫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更不是象有些记者报道的那样,只要开几家网店就万事大吉。因为电商产业扶贫需要将电子商务与扶贫载体进行深入融合,并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不仅涉及面非常广,而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电商产业扶贫模式还在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围绕电商产业扶贫的整个政策也仍在设计之中,因而特以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为例,就如何推行电商产业扶贫,特别是如何打造农特产品电商产业链提出以下对策:   
一、应对电商产业扶贫进行统筹规划   扶贫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贫困人口一时脱贫,更是为了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使贫困人员走上发家致富的共同富裕之路,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从长远来看,为了提升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需要以县级为单位建立电商产业扶贫模式。如果以村级为单位,推行所谓的“一村一店一品”,将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如果只开几个网店,销售一些初级农产品,不但附加值低,也不会持久,因为一旦竞争加剧,就会丧失竞争优势。所以,这需要县“一把手”亲自抓,由县扶贫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本县的优势资源进行充分的调研,对推行电商产业扶贫模式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就优势资源的分布、挖掘、开发、生产、加工、电商、推广、销售、物流、服务等整个完善的产业链进行统等规划,制定本县的《电商产业扶贫规划纲要》和《电商产业扶贫实施计划》。只有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电商产业扶贫规划纲要》,才能对本县要开发哪些优势农特产品、要建立多少生产基地、要建立多少加工厂(粗加工、深加工)、要培育几个农特产品品牌、要建立什么样的电商销售公司、如何进行物流配送、需要培养哪些人才、需要投入多少资金、有哪些融资渠道、有怎样的投资回报以及能安置多少人就业、能让多少家庭脱贫致、人均年纯收入能增加多少、还有什么重大问题需要解决等等,做到规划清晰,心中有数。如此,本县的电商产业扶贫工作就有了宏伟的蓝图,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奋斗的方向,有了严谨的计划。
  
二、应建立电商产业扶贫人才培训体系   人才,是立业之本,尤其是推行电商产业扶贫,需要的人才更多。就电商产业扶贫的整个产业链来看,不仅需要熟悉农特产品的生产型(种植、养殖)人才、加工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经营型人才、财务型人才,而且需要熟悉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等的电商维护型人才、电商推广型人才、电商销售型人才、电商品牌策划型人才等,而这些人才在现有的贫困地区是远远不能满足的。因而要推行电商产业扶贫,就必须建立电商产业扶贫人才培训体系,对各种人才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培训。至于培训方式,是选择送到有关职业院校进行系统培训,还是请有关教师到本县进行集中培训,或是本县组织相关师资力量自己进行培训,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研和规划。至于培训内容,则以思想意识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主,当然应针对不同的人才类型有所侧重。而要建立如此庞大的电商产业扶贫人才培训体系,其工作量是相当大的,而且投入也不少。但如果不解决人才问题,一切都是空谈。因而建立电商产业扶贫人才培训体系,是推行电商产业扶贫模式的重要保障。  
三、应建立农特产品生产基地   电商毕竟只是一个展示、推广、销售的平台,其销售的产品还需要生产和加工。尤其是农特产品,为了保障加工所需的原材料供应,需要大规模的种植或养殖。因而推行电商产业扶贫,必须建立大规模的种植或养殖基地。如果种植或养殖的规模太小,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就不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也不会取得较好的扶贫效果。所以,这就需要县扶贫办牵头,根据制定的《电商产业扶贫规划纲要》和《电商产业扶贫实施计划》,选择几个资源丰富、具有独特优势的农特产品,并整合本县的人、财、物、技术、信息、政策等资源,建立几个农特产品生产基地,以保障加工的原材料供应。而建立农特产品生产基地的最佳模式,就是建立农特产品生产合作社。其优势有三:一是可以整合现有的人、财、物、土地、山林等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种植或养殖,以尽快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可以将扶贫资金、政府对从事种植或养殖的补贴资金等,折合成入社家庭的股本金,这样既充实了合作社的流动资金,又使贫困家庭能长期享受分红;三是可以对农特产品的生产进行统一管理,如集中研发新品,制定统一的生产管理流程、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管理制度等,这有利于农特产品的新品研发和质量控制,并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   

四、应建立农特产品加工基地   刚生产出来的农特产品,仅仅只是初级农产品,不仅保鲜期、保质期较短,而且不利于长途运输,更主要的是附加值较低。因此,无论是为了延长保鲜期、保质期,还是为了提高附加值,都需要对生产出来的农特产品进行加工。加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初加工,如水果、蔬菜、禽蛋类等,只需对品种按质量要求进行分级和保鲜处理,贴上品牌标识,给予适当的包装即可;另一种是深加工,如将猕猴桃加工成猕猴桃汁,将香菇加工成香菇脆等。但不论是初加工或深加工,都可以大幅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而且能安置一些贫困人员就业,这对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意义重大。因此,县扶贫办应根据制定的《电商产业扶贫规划纲要》和《电商产业扶贫实施计划》,想办法筹集资金、选拔人才或招商引资,创建几个农特产品加工厂,以形成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当然最好是由本县的企业或对口扶贫的企业直接出资建厂,这样可以解决资金、人才和管理等问题;也可以由外出打工并学有所成的中青年回乡创业,而资金则采取贫困人员入股、注入一些政策性扶贫资金、小微企业贷款等多渠道筹集。此外,农特产品加工厂建好之后,应尽快申请注册商标,并逐步培育、推扩农特产品品牌,走品牌发展之路。   

五、应建立农特产品电商销售平台   有了农特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作支撑之后,就必须建立农特产品电商销售平台。如果没有销售,再好的农特产品也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但电商销售平台如何建,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问题。是由农特产品加工厂自己建网店,还是由其他人员创业建网店,以及到底建几家比较适合?而网店建好之后,又如何进行农特产品的展示、推广、销售和网店维护?如果线上销售订单太少,线下销售渠道又该如何建立?由于电商销售涉及到的问题较多,专业性也较强,而且新建网店缺乏知名度,访问量肯定很少,见效必然相当慢。所以,县扶贫办最好想办法与那些拥有线下实体销售网络体系的品牌电商企业合作,如苏宁、国美、京东、永辉等。这些品牌电商企业,不仅知名度较高,访问量较大,线上销售订单较多,而且线下实体销售网络的销售量也很大。此外,这些品牌电商企业的电商人才较多,实力雄厚,又拥有各种稀缺资源。因而与这些品牌电商企业合作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既可利用他们的电商平台开设农特产品网店,又可利用他们的实体销售网络开设农特产品专柜,也可以将农特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全权委托给品牌电商企业去策划和运作。如此可迅速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并收事半功倍之效。   

六、应建立农特产品电商物流渠道   物流,是产品生产和销售的重要环节。由于贫困地区地处偏僻,交通不发达,物流成本一直比较高,这也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从电商产业扶贫模式的物流构成来看,主要由供应物流、中间物流和销售物流三种构成。供应物流主要是围绕农特产品生产所产生的物流,如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农机产品等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设施;中间物流是指从农特产品生产基地到农特产品加工厂之间所产生的物流;而销售物流则是从农特产品加工厂到线上客户和线下实体店之间所产生的物流。为了保障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正常运行,以及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县扶贫办应根据《电商产业扶贫规划纲要》和《电商产业扶贫实施计划》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建立农特产品电商物流渠道。其主要办法如下:一是由农特产品生产基地购买汽车、三轮货运摩托车等运输设施,自己解决供应物流和中间物流的问题,可使物流成本最低化;二是与专业货运公司和快递公司合作,并签订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以解决电商销售物流问题。由于是长期合作,其运输费用可获得较大的优惠,有利于降低电商销售物流成本。   
七、应建立电商产业扶贫绩效考核体系   由于电商产业扶贫需要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因而牵涉面广,环节众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要使电商产业扶贫模式按照制定的《电商产业扶贫规划纲要》、《电商产业扶贫实施计划》如期推进并正常运营,县扶贫办应组织制定电商产业扶贫绩效考核体系。因为没有考核,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只要是人,就有惰性,这是人的劣根性。而要建立电商产业扶贫绩效考核体系,首先,应根据电商产业扶贫各个环节中每个人承担的具体工作职责,制定其绩效考核内容;其次,应根据每个人的绩效考核内容,设计相应的定性或定量的绩效考核指标;第三,应根据每个人的绩效考核指标的具体情况,确定其相应的指标权重;第四,应根据每个人的绩效考核内容和绩效考核指标情况,制定相应的细化的评分标准;第五,应制定比较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程序;第六,应建立绩效考核信息沟通机制;第七,每月应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通报。总之,在推行电商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只有通过绩效考核,才能提升每个人的工作绩效,进而推动电商产业扶贫模式的顺利运营。

八、应建立电商产业扶贫激励机制   电商产业扶贫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优势资源分布的调研、规划、计划、人才培训到基地建设、生产、加工、电商、推广、销售、物流、服务等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员。而要充分调动这些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电商产业扶贫工程的顺利完成,就必须建立电商产业扶贫激励机制。鉴于电商产业扶贫在本县是新生事物,是开创性的重大工程,对本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以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应建立以目标作为考核的激励机制,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制定电商产业扶贫工程的总体目标及其完成时间;二是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各个环节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节点要求;三是制定《目标推进计划》,并落实相关责任人;四是制定具体的目标激励措施,其中以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为辅;五是与各个环节的责任人签订《项目承诺书》,且明确具体的奖惩措施;六是在电商产业扶贫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指导、协商、协调和考核;七是按《目标推进计划》进行项目验收;八是对在规定的时间节点要求内完成预期目标的相关责任人,按《项目承诺书》的要求及时进行奖励,对未完成预期目标的相关责任人,则按《项目承诺书》的要求进行处罚。只有如此,才能激发每个人的工作激情和潜力,从而保障电商产业扶贫工程目标的如期完成。   

综上所述,贫困地区在推行电商产业扶贫的过程中,只有对电商产业扶贫进行统筹规划、建立电商产业扶贫人才培训体系、建立农特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建立农特产品电商销售平台、建立农特产品电商物流渠道、建立电商产业扶贫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电商产业扶贫激励机制,才能打造一条比较完善的农特产品电商产业链,并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从而使贫困地区走上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